档案鉴定工作的相对价值标准有哪些

2025-07-04


  相对价值标准是通过相互比较来衡量档案保存价值的一 种标准。相对价值标准要求根据档案价值相对性的特点,通过考察相关档案的保存状况、保管条件和费用情况确定档案价值。


2.jpg


  (1)相关档案的保存状况

  分析档案的价值、不能孤立地从单份文件或单个案卷出发,应从全宗文件之间的关系,从同时期、同类型全宗的档案数量、结构、完整程度、 可靠程度出发,全面考察文件的价值。

  比如, 一个全宗或同类单位的档案数量大、保存比较完整,则档案个体的价值相对较低,确定档案价值时应严格一些,反之就应当宽松一些;在稿本方面,正本的行政价值最大,而定稿的凭证作用最强,相对其他稿本的可靠性高一些,价值就大一些,草稿、草案、副本可靠性差一些,价值就小一些;文件内容已经被其他重要文件包含,则这份文件的价值应当从严判定,如果一个文件独立反映一个方面的问题, 别无其他材料,那么这份文件的价值就会提高。例如,本机关的年度总结一般定为永久、 季度总结定期保存,但如果没有年度总结,则季度总结的重要性就会提高。

  (2)保管条件和费用

  随着档案数量的急剧增长,档案库房建设和设备配备与档案数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。

  在确定应保存的档案数量和保管期限时,要适当考虑现有保管条件和设备的承受能力。另外在鉴定工作中要贯彻效益观念,全面分析档案的整体效益和局部效益、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,对其价值作出准确,与实际相符的评价,保证档案发挥作用所带来的利益超过保存档案所付出的代价。